1月15日,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醫科大學隸屬市八醫院院長余納在廣州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通道」承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廣州市要進一步完善和開展醫療服務系統,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沈」。
「優質醫療資源『擴容』關鍵在於區域均衡布局。」余納表明,就在幾年前,增城區內醫院尚不具備開展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技術條件,增城患兒的家長只能輾轉到市中心或周邊城市尋求醫治。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接管了增城區婦幼保健院,並敏捷成立了心臟中心,填補了增城區域醫治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方面的空白,也使外圍城區的婦女兒童可以就近享受到與中心城區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同時,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積極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開展格局。2023年,廣州市全力推進「南沙方案」衛生健康領域要點任務,規劃了7所高水平醫療機構入駐南沙,3月份中山大學隸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已投入使用,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院區、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也將很快投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開展。
「優質醫療資源『下沈』要點在於切實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為醫療衛生系統的人大代表,余納一直重視基層群眾對醫療健康方面的訴求。去年8月,一名市民建議加強登革熱防備作業。余納依托廣州醫科大學隸屬市八醫院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的專業優勢,當即通過代表聯絡站向轄區相關部分提出專業防備建議,推進實施了一系列愛國衛生和消殺作業,取得了較好成效。
接下來,余納將以「二次創業」再動身的鬥爭姿勢和實際行動,加快推進廣州八院「一院兩區」建造,完善平急結合、快速反應的醫療應急系統,持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擴容」「下沈」,為健康廣州建造賦能增效。